新利luck官网广西烟火·八桂圩日⑨丨沙糕一口似归乡

发布时间:2025-04-08 18:11:25    浏览:

[返回]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广西云-广西日报特别推出“广西烟火”专栏,记录烟火人生里平凡者的故事。第二期“八桂圩日”系列报道,将带您走进广西14城具有代表性的圩镇集市,一起感受乡村热热闹闹的消费场景,触摸八桂大地蓬勃的脉搏,体会那份深藏在圩日里的人间烟火与温暖乡情。

  左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清明时节的露水已浸透龙州县龙州镇的石板路。猩红木棉花坠落在骑楼斑驳的影子里,被赶圩人的鞋底碾成胭脂色的印记。艾草的清香从街角蒸笼里漫出来,与越南卷粉摊飘出的香茅草气息交织,氤氲出千年边陲圩市独有的晨曲。

  新利luck官网

  前往金桂农贸市场和海成综合农贸商场的路上,人流如织。提篮的、挑筐的、推车的人们,脚步匆匆,纷纷朝着圩市涌去。不少摊位前,新鲜出炉的艾糍早早摆放整齐,圆润而饱满,泛着诱人的青绿色光泽,仿佛在讲诉着春天的故事。孩子们紧紧拽着长辈的手,一双双明亮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好奇地打量着圩市中的一切。

  新利luck官网

  龙州镇三日一圩,主要集中在金桂农贸市场和海成综合农贸商场。金桂农贸市场是龙州首个星级农贸市场,环境整洁、摊位有序,让赶圩的人们如同逛商场。而与之相邻、有着28年历史的海成综合农贸商场,虽被人们称作“旧市场”,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龙州人的生活记忆。

  在金桂农贸市场,郭丽丽的手工沙糕坊一开市就顾客盈门。“给我来六封原味的”“我要豆沙口味的”……顾客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郭丽丽笑着招呼,一边算账一边打包,忙得不亦乐乎。

  龙州沙糕,洁白似雪,暗香在空气中悄然浮动,恰如古诗所云:“糕如雪沙砌,尝如糯与饴。洁白映日月,方正兆年吉。”当沙糕入口的瞬间,那细腻绵密的口感新利luck官网,伴随着米香与甜味,让唇齿间仿佛填满了稻田里温暖的风和灿烂的日,满满都是家的味道、岁月的味道。

  “我做沙糕六七年了,这手工沙糕口感精致,味道美味,是咱龙州人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郭丽丽解释道,“‘糕’和‘高’同音,大家都盼着生活越过越好,幸福美满,所以沙糕在我们这里一直都很受欢迎。”

  龙州沙糕以本地优质糯米为主料,制作工序严谨而传统。先将糯米炒熟磨粉,再拌入红糖、芝麻等馅料。在柴灶蒸腾的热气中,米香与蔗糖的甜蜜完美交融,散发出质朴清新的独特味道,那是传统美食经历岁月沉淀的魅力。据龙州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副局长秦成介绍,龙州沙糕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代,一直是当地百姓清明祭祖、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晚清时期,法国在龙州设立广西最早的领事馆,沙糕备受青睐,成为清政府接待外宾、举办宴会的重要美食,声名远扬。

  在龙州人心中,沙糕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吉祥物”,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美好的期许。逢年过节、招待贵客、赠送亲友,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准备沙糕。甚至还有一首专为沙糕而创作的歌曲:“香喷喷扑鼻酥软馅厚,甜蜜蜜入嘴清纯可口。方方正正,喜庆冬夏春秋。洁白如雪,飘香四海五洲……”2021年,龙州沙糕制作技艺入选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市民马小凤说:“现在电商发达,能买到各地特产。可我就爱回镇上,尝尝家乡沙糕。”对她而言,赶圩不仅仅是购物,更是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甜蜜回忆的路,那里有童年的欢笑、家人的温暖,和割舍不断的乡愁。

  除了沙糕坊,“跨国蜜”销售摊人气也很旺。店主农俊拿着产品热情介绍:“蜜蜂飞去越南采花粉,回我们这儿产蜜,这可是店里的畅销品!”“跨国蜜”产自与越南相邻的龙州县彬桥乡绕秀村新利luck官网。这里山林茂密,生态优良,是天然蜜源地,产出的蜂蜜风味独特,口感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圩日就像一场不变的约定。无论市场如何变迁,喧闹人声和多彩摊位始终如初。人们来到圩场,老人在竹篾筐前用方言聊天,少年摩托车后座载着异乡的思念。他们追寻着往日记忆,品尝着刻在味蕾基因里的味道。

  夕阳西下,竹匾里摞着的沙糕逐渐清空,塑料瓶里罐装的“跨国蜜”装进各地顾客的购物袋……这种带着呼吸的交易,已成为一种仪式。

  有人说,乡镇圩日都差不多,但从龙州圩市走出,会明白,简单而美好的不止圩市,更是生活。每个乡镇的圩日,都能持续吸引人们,它承载着传统,又接纳着变化,满足了人们对真实情感连接和本土文化的深深渴望。

搜索

网站地图